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PM2.5为什么会威胁我们的健康?

2013年04月03日08:5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相关新闻】

美国经济正逐渐摆脱原油价格变动的“魔咒”

【日本海洋能源开发】(4)全球唯一处于运转状态的海洋温差发电设备

【日本海洋能源开发】(3)多家企业竞相开发形态迥异新技术

电装与同济共同实施可让公交车在路口避开红灯的交通控制实验

【棘手的“核垃圾”】(4)濒死的核燃料循环能否迎来救世主?

 

2013年1月,以福冈市为首,日本西部地区较大范围内观测了浓度较高的细颗粒物“PM2.5”,这一“事件”受到了日本全国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北京市内持续发生的严重大气污染也被广为报道,来自大陆的影响也被视为重要因素。由于人们对这种情况越发感到不安,因此防尘口罩等相关商品在日本的销量迅速增加。空气净化器2月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接近40%等,对商业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环境省加强观测,设置了专家组成的研讨会,2月设定了“暂定标准值”,作为唤起注意的基准。其内容为,“如果1天的平均值超过1立方米70微克(微为100万分之1),要尽量减少不必要或不急需的外出及室外长时间激烈运动”。不过,关于怎样运用该标准,规定含混不清,采取完全由地方政府作判断的形式,“‘鼓励’都道府县采取唤起注意举措”。由于没有明确标准,因此社会上的不安情绪日益高涨。

实际上,目前关于PM2.5的发生机制及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等还存在诸多不明之处。现在日本列岛的空气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PM2.5真的是应该畏惧的污染吗……

PM2.5究竟是什么?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漂浮着多种物质,比如自然产生的尘土以及汽车尾气等中所含的烟尘等。在春季困扰许多人的杉树花粉就是大气浮游物质之一。花粉症原本是一种过敏反应,原因在于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杉树花粉中含有可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但本来并不是有害物质。

另一方面,备受关注的PM2.5如果浓度较高,就会引发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器官疾病。还有可能提高肺癌风险、对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产生影响, 目前普遍认为这种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那么,PM2.5究竟是种什么物质?

实际上,有多种物质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大气污染领域一般是根据其粒径进行分类。比如,“悬浮颗粒物”(SPM: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中,粒径在10微米(1微米=1000分之1毫米)以下的颗粒物”。也就是说,全部去除空气中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之后剩余的物质。

大小易被生物吸入

另一方面,被称为“细颗粒物”的PM2.5指的是粒径更小的颗粒物。详细定义是,“在漂浮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中,使用能够以50%的比率分离出粒径为2.5微米的颗粒物的装置,去除较大颗粒物之后采集得到的颗粒物”。虽然还含有粒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但大致指的是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另外,“PM10”就是指上文提到的粒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

不过,SPM及PM2.5终究只是按照颗粒物的直径来划分的,而颗粒物的成分比较复杂。比如,像细细的尘土一样的矿物颗粒物、海水飞溅的水沫产生的海盐颗粒物等自然产生的物质。还有汽车、发电站及工厂等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微细烟尘、碳粒、碳酸盐、硝酸盐及硫酸盐等无机物质、金属颗粒物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等人为排放的SPM、PM2.5及PM10等。不过,PM2.5会威胁健康的原因实际上并不在于其成分,也就是物质的种类。

一般情况下,自然产生的大气微颗粒物大部分粒径在0.001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将其浓度分布制成图表可以发现,大致集中分布于0.02微米、2.5微米及10微米这3个区域。其中,较大的10微米的颗粒物由于比较重,因此在大气中悬浮的时间较短。反之,较小的颗粒物会凝结到一起,变成较大的颗粒物。因而,最终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易于被生物吸入的是以2.5微米为中心的颗粒物,也就是PM2.5。

颗粒状物质粒径分布

出处:日本环境省《细颗粒物健康影响评价研讨会报告书》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