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是否將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2013年01月30日08:5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瑞士EMPA的CIGS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達20.4%,刷新兩項世界紀錄

【能源地圖】越南:資源自給自足轉為進口,有望利用風力擴大可再生能源

【2013能源展望】(3)太陽能電池供應嚴重過剩,中國市場填補歐洲減少部分

日本的能源環境政策今年或發生大轉變

橫濱、豐田、京阪奈及北九州“智能城市”實驗展示未來生活方式

於2012年秋季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費量的方針。在這一政策轉變的影響下,以進一步促進節能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為重點,能源相關政策將逐漸發生變化。迄今只是公布單位GDP能耗目標的中國氣候變化政策也有可能發生變化。

刪除2個字所表示的政策轉變

以2012年11月舉行中共十八大為契機,中國的能源政策開始發生變化。筆者先介紹一下近1年內的變化。

作為慣例,中國在1月要召開能源政策相關機構負責人匯聚一堂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關於該會議,最近的報道大多將焦點對准核能政策及促進可再生能源對策。然而,今年的會議卻提出了關乎能源政策根本的政策轉變問題。

通過已公布的資料可以看出其中的變化。在去年及今年的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提出了8項重點措施,其中應當“注意”的表現之處如下。

2012年的報告: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2013年的報告: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合理”這個表述在今年的會議上消失了。在漢語中,短短2個字卻蘊含非常大的意義。

如果是進行合理控制,隻要按照單位能耗目標提高能源消費效率,並且使能源消耗比不實行政策時有所減少,那麼便可以說,政策得到了實施。然而,如果將“合理”這個詞刪除掉,那麼,暫緩削減能耗便不能說成是政策得到了執行。中國的能源政策迄今是以提高能源效率為目標,而今后將向力爭降低能源消費量的量化管理轉變。

十八大提出能源生產及消費革命

提出這種政策轉變的,是2012年11月舉行的十八大。

時任總書記的胡錦濤所做的報告中,有題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章節,其中明確提出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能源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在石油等資源對海外依賴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能源安全相關政策在中國也成為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中國在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支撐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一直在增大。但是從提高安全保障及經濟結構高度化的觀點考慮,中國領導層強烈希望想方設法使能源需求不再進一步擴大,這也很容易理解。

中國領導層要求的能源政策,是在生產及消費領域進行“革命”。中國力圖在能源領域進行根本性的政策轉變,這一點從“革命”這2個字就可以推測出來。

政策轉變並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

在全球變暖問題上,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的政策非常重要。以往中國氣候變化政策的目標是對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費效率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能耗目標)。由於是以效率為目標,因此,假使中國實現了這一目標,但隻要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那麼能源消費的絕對量以及因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會增加。

如果此次提出的方針作為中國的政策逐漸實現制度化,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便有可能就能源消費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提出絕對值目標。從這一點來說,可以評價認為,中國的政策轉變在全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政策的王牌是“市場化”

在以往東西方冷戰時代,也許可以犧牲經濟發展以實現對能源消費的控制。然而,為了控制能源消費而損害經濟發展的做法,在重視民生的今日中國,很難拿到桌面上。

要想在保持高速經濟發展的同時,又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那麼除促進節能外,別無他法。很明顯,以行政手段、通過上層的壓力強制性壓低能源消費的方法沒有效果。中國通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得市場化程度有了長足發展,要想在中國推進節能,適應“市場化”要求的政策才是王牌,這一點自不必說。中國的能源相關政府機構的專家們也認識到,為了實現能源政策的轉變,必須促進政策體系的轉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指出:“以往的能源政策體系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命令-控制型’的政策體系必然轉向,今后的能源政策將轉向以經濟激勵政策為主,一些市場化的、經濟激勵性的政策手段迎來了機遇期。”

馮飛部長指出,2011年年底進行的資源稅修改,是從政府直接下達行政命令的方式向採用經濟手段的政策發生轉變的開始,2012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公布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取消了對超出一級行政區(22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的煤炭運輸下達年度計劃指示的以往政策,凡此種種均表明“革命”正在進行。

另一個王牌是“問責制”?

中國以2004年的經濟調查等作為統計基礎,自2005年起實行關於節能的問責制。目前已建立了機制,每年向地方政府分配節能目標,並對政策實行的內容及達標狀況進行審查。雖然隻要將以往的單位能耗目標分配改為能耗目標,即可簡單地完成政策轉變,但專家指出,不應簡單地修改制度,敲響了警鐘。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指出:“如果從長期來看,必須將以往的能源消費量與今后的增加量分開來考慮。對於現在的能源消費情況,要准確進行測定,然后合理地控制消費量的增加。對於新項目,必須要求具備能源消費效率高、排放少的條件。 國家必須制定相關技術標准,以保証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准確測定地方及企業的能源消費情況,還存在著提高測定方法及與測定能力等許多課題,但首先應進行的是測定電力消費。”他還強調說:“對一次能源消費量和電力消費量這兩者進行控制,是旨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政策的第一步。”

在關於能源消費革命的政策制定及實施方面,雖然可以預想今后將會有迂回曲折,但同時也有值得我們關注的,那就是能源生產領域的革命。

除作為傳統能源的煤炭及石油,中國還擁有全球矚目的頁岩氣(儲量居世界之首),在全球范圍快速增長的核能、太陽能和風力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水庫數量佔全球半數的水力等。在這些能源生產方面,中國堪稱是一個“台風眼”。

在能源生產及消費領域的革命全面展開的背景下,中國將力爭實現對能耗的控制。一般認為,在對《京都議定書》到期后的“后京都議定書”國際框架仍然在進行磋商的當今形勢下,中國還是會繼續搬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來回避發達國家的批評。但是,中國正努力踏踏實實地做著從一個發展中國家向一個負責任大國過渡的准備工作。中國在落實了國內政策之后,在構筑國際框架方面發揮出主動性的可能性開始顯現。

構筑起能夠控制能源消費的制度,今后要走的路還很長。可以推測,在中國政府機構的縱向分割體制下,上述制度的構筑可能會面臨很大的課題。但是,自新領導班子建立起,政策的基本方針至少在今后10年內會保持不變。(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