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能源地圖】越南:資源自給自足轉為進口,有望利用風力擴大可再生能源

2013年01月29日08:36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2013能源展望】(3)太陽能電池供應嚴重過剩,中國市場填補歐洲減少部分

日本的能源環境政策今年或發生大轉變

橫濱、豐田、京阪奈及北九州“智能城市”實驗展示未來生活方式

不斷進化的戶外裝備顛覆傳統戶外娛樂體驗

國務卿人選或改變奧巴馬第2任期的全球變暖外交政策

Heliatek開發的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創下12.0%的全球最高效率

越南曾經是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產出國,但隨著自身經濟發展,轉而變為進口國。該國有可能將在適合風力發電的地方建設海上風力等大型發電站。 越南2010年的一次能源供應量約為5900萬噸石油當量。

雖為產油國,但煉油業歷史較短

摩托車已經在國民中得到廣泛普及,但擁有私家車的家庭依然比較少,空調也尚未在家庭中全面普及。

不過,近年來越南保持著高度的經濟發展,因此能源消費量顯著增加。並且,在越南戰爭結束的1975年,該國人口僅為5000萬人左右,而現在已經增長到接近9000萬人,預計到2030年左右將突破1億人。

所以,在經濟發展及人口增加這兩個背景下,預計今后能源消費量將大幅增加。確保能源穩定供應、滿足市場需求或將成為該國實現發展的關鍵。

越南於1986年制定了“革新開放政策”,力圖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並推進國營、公營企業等的民營化,以及引進外資,在能源開發領域也積極促進外資參加。該國在南部地區海域開始正式開發石油及天然氣田。

另一方面,越南國內煉油廠的啟動是在進入2009年以后。在此前該國雖然在出口原油,但也在進口汽油等石油產品。

因經濟發展而成為燃料進口國

不過,該國石油產量最近遲遲不見增長。2010年,石油消費量超過產量,成為純進口國。而在天然氣方面,國產天然氣也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因此在計劃進口液化天然氣(LNG)。

石油及天然氣目前雖無望實現大幅增產,但越南煤炭儲量相對比較豐富。預計今后產量將大幅增加。不過,該國國內計劃建設更多的煤炭火力發電站,因此在煤炭方面不久也很有可能成為純進口國。

該國政府制定的《第7次電力總體規劃》計劃到2030年,使煤炭火力發電由2009年底的214.5萬千瓦增加到7000萬千瓦,這就必須進口煤炭。因此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試進口,預計今后將正式開始進口。

關於核電,越南目前還沒有加以採用。不過,為了滿足旺盛的電力需求,正在計劃在中部及南部多個場所進行建設。其中,南部寧順省正在推進多個建設計劃,預定從2020年起,陸續啟動100萬千瓦的發電站。

日本和俄羅斯等力爭接到訂單的國家正積極為該計劃提供協助。日本政府在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也明確表示,將對越南核能政策提供協助。

由於電力需求日益增大,越南目前正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並瞄准將來的經濟發展,還制定了增加進口的計劃,具體是正探討擴大從老撾、柬埔寨及中國的進口。

風力發電潛力較大

在可再生能源中,薪炭等原有生物質資源得到廣泛利用,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佔的比例也比較高。不過,在發電領域,越南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基本為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及生物質發電尚未得到普及。

水力發電方面,越南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均有採用。電力公司擁有的發電設備到2009年年底已經達到630萬千瓦。今后計劃繼續在各地進行建設,電力總體規劃計劃到2030年增加到2490萬千瓦,相當於現在4倍。

另一方面,風力能源方面,作為汲水及實現地區電力化的手段,越南自古就開始利用小規模風力。不過,越南內陸風力能源一般潛力較小。但在島嶼及南部海岸,適用於進行風力發電地方較多,有望建設大型發電站。

進入2012年以后,越南國內建成了正式的風力田。該國南部沿岸的平順省啟動了3萬千瓦的風車進行發電。該業務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完成之后有望成為規模達12萬千瓦的大型發電站。

另外,海上作為風力發電的適宜採用地也備受期待。位於湄公河下游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薄寮省,目前正在建設該國首個海上風力發電設備。預定採用62台1600千瓦的發電機,建成規模總計達10萬千瓦的大型發電站。

由於越南及其周邊國家的市場日趨擴大,海外風力發電機廠商相繼在越南建設工廠,開發風力發電的時機終於趨於成熟。越南政府在電力總體規劃中,設定了在2020年之前,將風力發電增加到100萬千瓦、在2030年之前增加到620萬千瓦的目標。

越南今后或也有望保持高度的經濟發展。由於該國擁有的能源資源並不特別豐富,因此要保持發展,必須確保能源。

最近採用日趨活躍的可再生能源,能否在越南得到全面普及將受到極大關注。(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