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08:21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在以往,日本的最大貿易伙伴曾是美國,但最近幾年,中國取而代之。隨之也出現了“中國對於日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經濟大國”的說法。但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今年1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了“附加值貿易數據庫”。這是一種以“附加值”為基礎的新的貿易統計方法。該數據庫顯示,日本最大的出口國是美國,超過了按傳統國際貿易統計方法計算的最大出口國中國。日本的對美貿易順差與傳統統計相比“增加了6成”。
以“附加值”為基礎的貿易統計是什麼?
這是什麼意思?“以附加值為基礎的新的貿易統計方法”究竟是指什麼?
以往的貿易統計是用“金額”表示。例如:
1.日本向中國出口100美元的商品(完全在日本制造的商品)。
2.在中國加工制造成150美元的商品。中國將該商品出口到美國。
那麼按照傳統統計就是:
→日本:對中國出口額為100美元
→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150美元
但如果按照新的貿易統計方法,則是從附加值的角度進行考慮。這樣,“出口額”就會發生變化。由中國向美國出口的150美元商品之中,有100美元是由日本創造的。因此,如果從附加值的角度來考慮,該商品則變成:
★100美元由日本創造,轉給了美國﹔
★50美元由中國創造,轉給了美國。
這就是新公布的貿易統計。
於是,正如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樣,按照這種貿易統計方法,日本的最大出口國實際上是美國。
這些以附加值為基礎的統計數據能夠更准確地反映經濟實情。如果按照傳統統計,就算這個國家的貢獻度僅為1%左右,其商品金額也會完全反映為出口額。即使“反過來”也會被視為“出口額”。但這並不能表明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這點十分明顯。
比如,數碼產品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組裝后向全球出口。但不能因此就認為,“隻有”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銷售這種商品。從其生產過程來看,日本和韓國等外國的商品被作為半成品加以採用。這些因素必須考慮在內。
以附加值為基礎的統計非常合理,本來統計GDP時,就是通過累計附加值而非各經濟主體的“銷售額”進行計算。因此,通過這種統計,可以更准確地掌握經濟實情。
同時,還可以看清誰才是自己“真正的客戶”。如果按照傳統統計,日本的最大出口國是中國。因此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客戶”。但從附加值這一角度來考慮,美國才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國。
根據附加值重新計算2009年的實際貿易數據,結果顯示,日本的最大出口國是美國,佔出口總額的19%。按照傳統統計,中國所佔的比重最高,為24%。但按照附加值進行統計,則降至第二位,所佔比重為15%。第三位韓國的份額也從9%下降到了4%。
對於中韓,日本幾乎沒有貿易順差,而對於美國,卻增加了6成,達到360億美元。也就是說,日本通過中國和韓國,將商品賣給了美國。
即使日本向中國的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但如果這些商品經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國,那麼日本對中國出口的“附加值”就為零。因此日本的貿易對象實際上是美國,而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