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01:43
【相關新聞】
“牛分娩監控”、“老人智能手機”等,日本企業欲憑技術贏得市場
“賣酒小店NE向您告知,今天的葡萄酒有優惠奧。請來逛逛吧。”
一走進購物中心,iPhone就收到了這家購物中心裡一家賣酒店鋪的特價信息。
來到這家店的葡萄酒貨架前,智能手機的屏幕上又蹦出了“推薦智利產葡萄酒”的字樣。把手伸向推薦的葡萄酒,iPhone上又收到了這瓶酒的詳細信息。
如今,走在時代前沿的店鋪已經推出了這樣的服務,蘋果設在美國的直營店“Apple Store”就是其中之一。當顧客靠近iPhone的展台時,終端的屏幕上將會顯示消息,引導顧客聽取新款iPhone的介紹。日本的澀谷PARCO也推出了在顧客進門時,向iPhone的App推送優惠券的服務。
這些服務的相同之處是都利用了“iBeacon”,能以高精度確定用戶位置,發送特定信息。iBeacon是蘋果2013年9月發布的移動產品OS“iOS7”配備的新功能。
活用BLE
![]() |
圖1:向周圍通知ID iBeacon採用的模式是利用可發送BLE通告數據包的設備,發送獨特的ID,智能手機的App在接收到ID后進行相應的操作(a)。用途主要是在商店等場所用發放優惠券,嵌入家電后還可以發送錯誤信息(b)。 |
iBeacon的核心,是配備“低功耗藍牙(BLE)”通信功能的裝置。該裝置利用BLE向周圍發送ID,接收到ID的App會根據ID做出反應。例如,在店內設置用來發送iBeacon的ID的通信模塊(以下稱作“Beacon模塊”)后,iPhone和iPad就會收到ID信息,在ID的觸發下,與ID挂鉤的App就會接收到來自服務器的信息(圖1(a))。前面提到的Apple Store和澀谷PARCO也是利用這個原理推送信息和優惠券的。
除了按照位置提供服務之外,在家電發生故障或停止運轉時,也可以通過發送iBeacon信息,向App通知家電出現了故障(注1)。日本Aplix IP Holdings公司就試制了在市售的加濕器中嵌入了支持iBeacon的模塊、在水量耗盡后使用iBeacon發出通知的系統,並在“TFM&A 2014”(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2014年1月29∼30日)上進行了展示(圖1(b))。
用蘋果的自主標准實現
iBeacon利用的是BLE的廣播幀“通告幀”(Advertising)。通告幀由配備BLE的設備定期發出,隻要是支持BLE的終端,都可以接收到信號。通告幀的有效載荷部分,寫入了由蘋果定義的數據。
iBeacon的數據大致由四部分信息組成:(1)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2)Major、(3)Minor,以及(4)Measured Power(圖2)。
![]() |
圖2:iBeacon是UUID與Major、Minor的組合 iBeacon的幀由顯示企業和組織的UUID與Major、Minor組合而成(a,b)。1米處的信號強度也包含在iBeacon中發送,可用來計算位置信息。 |
(1)UUID是用來識別設置Beacon模塊的企業的128位識別碼。識別碼並非由蘋果定義,而是直接採用“ISO/IEC11578:1996”的標准。UUID包括Version 1~5五種。
Version 1由MAC地址、UUID生成的日期等組成。因為MAC地址唯一,所以可以確保UUID的獨特性。
Version 2是以MAC地址和生成時間為基礎,利用POSIX*的UID*和GID*等生成的數據。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統接口)。為了在不同的OS上設置相同的API、方便開發可移植性強的App軟件而制定的App接口標准。國際標准的名稱為ISO/IEC 9945。
*GID:group identifier,組標識。用來區分用戶群組的識別碼。
Version 3的基礎是通過MD5函數輸出的哈希值,表示URL和郵件地址等唯一命名空間。Version 4是隨機數。Version 5與Version 3基本相同,使用的是SHA-1的散列函數。
(2)Major與(3)Minor由iBeacon的發送者自由設置,均為16位識別碼。(4)Measured Power是iBeacon的發送模塊與接收器之間距離為1米時信號強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的參照值。接收器根據作為參照的RSSI和接收信號的強度,推測發送模塊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