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4日09:04
【相關新聞】
美國通用汽車(GM)的召回問題愈發嚴重。遺屬告上法庭,有人指出賠償金負擔有可能數目龐大。隨著事態的發展,世界汽車業的重組之火有可能被點燃。
2014年3月最后一個周末,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一家福特汽車銷售店。
“福特把安全性看的比什麼都重。出於工作關系,我也會關注通用(GM)的汽車,福特要好得多。”
當顧客告知剛剛去過通用汽車的雪佛蘭店之后,福特的銷售員說了上述這番話。銷售員之所以會強調安全性,估計是瞅准了競爭對手通用汽車爆出召回(無償回收並維修)問題,如今正是爭搶份額的好時機嘛。
而在雪佛蘭店的時候,銷售員滿面堆笑地說:“召回不是什麼稀罕事。而且,那種(造成死亡事故的)車型(是舊款式)已經不賣了”,極力地強調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
因召回車型造成死亡的用戶的遺屬起訴通用汽車(2006年,威斯康辛州的事故現場)
奮力扑滅隱瞞嫌疑之火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通用汽車的銷售並沒有一落千丈。但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追加召回,顧客最終完全有可能棄之而去。
一連串的故障,是指發動機啟動開關失靈導致發動機熄火、氣囊無法打開等。舉例來說,如果發動機鑰匙上挂有吊墜,在吊墜重量的作用下,鑰匙有可能在駕駛過程中發生轉動,導致發動機熄火。而鑰匙如果沒有固定在正確位置,當發生沖撞的時候,氣囊就不會彈出。
通用汽車表示,這種故障導致了12人死亡。而民間消費者團體公布的人數則是300人以上。究竟哪個數據更加准確,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証,但最大的焦點,是通用汽車從最初發現這個問題開始算起,已經空耗了十年的時間。
從該公司向美國運輸部門提交的資料來看,2004年,在小型轎車“雪佛蘭Cobalt”尚未上市之前,該公司的工程師就已經留意到,不經意地觸碰發動機的啟動開關就可能會動。但該公司以時間限制和成本問題為借口,並未採取具體措施。之后雖然也曾多次接到故障的報告,然而,該公司只是在銷售店提醒不要在鑰匙上懸挂多余的裝飾,而沒有實施召回。
就這樣,到2009年,通用汽車走到了破產的邊緣。2011年,故障調查正式開始。直到2014年2月,該公司才終於做出了召回七款車型的決定。
隨著對同類故障的追加召回,召回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現在已經達到了約260萬輛。並且在對所有車型進行質量調查時,又發現了其他故障。僅2月和3月,通用汽車在全球的總召回數量就達到了650萬輛。
為了扑救擱置、隱瞞故障嫌疑之火,通用汽車全力以赴:3月18日設置了安全董事的新職位。首席執行官(CEO)瑪麗·博拉(Mary T. Barra)也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發布致消費者的公開視頻,強調了通用汽車對於公開信息的積極態度。
![]() |
首席執行官博拉通過視頻,宣傳通用汽車積極公開信息的態度 |
依據《破產法》第11章可免除法律責任
然而,火勢依然不衰:“包括不要再駕駛該召回的車輛在內,通用汽車應當立即(向消費者)發出嚴重警告”。美國參議院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就曾在致博拉的信中,表明了嚴峻的態度等,在華盛頓對通用汽車的批判越來越強烈。
在美國的大型召回中,有豐田2009年到2010年間召回的事例。豐田不僅受到消費者,還受到了美國運輸部門的嚴厲指責,召回的規模最終擴大到了1000萬輛。
因疏於信息公開而受到追究的豐田已於2014年3月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同意繳納12億美元的罰金。民事集體訴訟也以支付11億美元為條件,最終達成了和解。但與一連串召回相關的幾百起訴訟尚未結案,豐田的負擔或許還將繼續擴大。
可以設想,針對通用汽車的訴訟也將繼續擴大。在明尼蘇達州,懷疑此次故障是事故原因的受害者遺屬已經起訴了通用汽車。以信息公開拖延使自己蒙受損失為由,股東代表也提起了訴訟。雖然通用汽車預計召回費用將計入約750億日元的損失,但有推測認為,最終的費用將高達2000億∼3000億日元。
中西汽車產業研究的法人代表中西孝樹分析認為,“考慮到豐田召回時,緊急起步的問題甚至涉及到了地墊(裝配不當導致的故障),此次的問題恐怕還會擴大。博拉甚至有被逼到辭職境地的風險”。
加之,一個特殊情況的發生,令通用汽車的召回變得更加復雜。現在的通用汽車是在2009年適用《聯邦破產法》第11條后重生的,對於破產之前發生的事情,現在的通用汽車不負法律責任。對破產之前銷售的汽車,現在的通用汽車理應免責的解釋成立。
然而,通用汽車是否真的可以這麼做,卻很微妙。而且,明尼蘇達州的遺屬起訴的對象也是現在的通用汽車。對於這個奪走12條生命、在10年前就已經發現的故障,通用汽車倘若採取回避責任的態度,恐怕難逃輿論的批判,從而造成顧客的流失。
就像三菱汽車在日本因為隱匿召回而丟掉客戶一樣,對汽車企業來說,失去安全上的信賴無疑是一記致命傷。其影響甚至會擴散到海外。通用汽車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是中國。2013年,通過合資公司,該公司銷售了316萬輛汽車,比上年增加了11.4%。數量超過了北美市場。中國消費者在質量問題上大多反應強烈,如果失去了中國消費者的支持,對收益的打擊將無法估量。
關於召回問題,今后還將爆出什麼猛料?現在的通用汽車要承擔多大責任?現在還有很多情況不得而知。隨著事態的發展,如果通用汽車的經營無法避免重大打擊,全世界的汽車行業或許將會有一次大的洗牌。(作者:紐約支局 細田 孝宏,Michael Senyszyn,熊野 信一郎,日經技術在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