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豐田專為汽車零部件舉行技術發布會的原因

2014年05月30日09:37    

【相關新聞】

日本Dynatech的自動剎車試驗系統,可模擬與過馬路行人同步及碰撞

豐田為混動車配備SiC功率半導體,欲將燃效提高10%

三菱重工推進油壓混合動力車開發

本田展示下一代NSX的大功率混動系統

HKS開發排量1L以下小型發動機用機械增壓器

豐田在2014年5月20日面向新聞媒體的說明會上,宣布與電裝、豐田中央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了SiC功率半導體。在豐田指揮SiC功率半導體開發的豐田第3電子開發部部屬主任擔當部長濱田公守說:“我們要領先行業,率先(為量產車)配備(SiC功率半導體)。”

豐田的濱田介紹在量產車中配備SiC功率半導體的計劃

豐田計劃在2020年之前,為混合動力車等的動力控制單元(PCU)配備SiC功率半導體。將在今后1年內,開始試制車的公路行駛測試。2013年12月,已在廣瀨工廠(愛知縣豐田市)建設了SiC功率半導體專用試制開發生產線。

豐田為將配備於新一代汽車上的器件技術舉行說明會是異乎尋常的。由此可窺知,其對SiC功率半導體寄予的厚望,和要加快晶圓和工藝設備等周邊技術開發的強烈意願。

燃效可提高10%,PCU體積可縮小到1/5

SiC是以SiC(碳化硅)取代現行的Si(硅)材料的新一代功率半導體。SiC是介電擊穿強度大於Si的“寬禁帶半導體”的一種。其作為功率半導體材料與Si相比有多項優點。例如,SiC功率半導體的電力損失可減少到Si功率半導體的約1/10,驅動頻率可以提高到約10倍等。

這些優點能給汽車帶來莫大的好處。最近,1輛混合動力車使用的半導體換算成6英寸(150mm)晶圓已經超過了兩片。豐田表示,PCU用功率半導體佔到了其中的25%以上。結果是PCU用功率半導體的損耗約佔了混合動力車電力損耗的20%。

豐田認為,通過採用SiC功率半導體,混合動力車的燃效能夠提高約10%。具體來說,隻需把PCU配備的Si二極管置換成SiC二極管,將Si晶體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置換成SiC MOSFET,就有望達到燃效提高10%的效果。

並且,利用能提高驅動頻率的優勢,還可以大幅縮小PCU的體積。因為若驅動頻率提高,則電感器、電容器等佔PCU體積約40%的被動元件將可以實現小型化。豐田還提出了積極的計劃,表示將來要使PCU的體積縮小到現在的約1/5。

配備Si功率半導體的現行PCU(右)與採用SiC功率半導體后力爭實現的尺寸(左)

課題是降低成本

SiC功率半導體在家電、鐵路、工業設備等領域開始投入實用。三菱電機領先業界為家電了配備SiC功率半導體:在2010年為空調配備了SiC二極管。其2011年投產了鐵路車輛用SiC二極管,2012年由東京地鐵銀座線車輛所採用。

豐田等三家公司合作開發的集成SiC晶體管的4英寸(100mm)晶圓(左)與集成了SiC二極管的4英寸晶圓(右)

相對於這些應用,汽車從兩個意義上都可謂是SiC功率半導體的“主軸”:第一是市場規模大,產業覆蓋面廣。第二是技術門檻高於其他應用。

關於第二點,豐田自己也承認,要在量產車上配備就必須攻克降低成本等課題。由SiC晶圓的大口徑化降低成本就是其中一個方法。豐田此次使用4英寸(100mm)晶圓試制了SiC功率半導體,量產階段准備採用6英寸晶圓。除了成本之外,要為混合動力車的心臟部分採用SiC等新材料,確保長期可靠性也將成為一個重大課題。

不管怎麼說,豐田此次異乎尋常的發布無疑將會加快車載SiC功率半導體技術的開發。(作者:大下 淳一,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