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中国“失速”的真相】(三)中国经济依然可享四大“红利”【2】

2013年10月14日08:35    

财政仍有余力

“北京商业区开发项目!预期收益率9%!投资期仅2年!”在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的中国,邮件地址经常会不知不觉地落入他人之手,相信许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邮件广告。不用多说,这一定是“理财产品”的广告词。理财产品是象征“中国风险”的影子银行的主角。

影子银行的规模一直没有公开数据,如上表所示,多家金融机构推测的数字也各不相同,多数观点集中在20万亿~30万亿元之间。

其中有多少金额会发生债务违约,从而给经济造成打击?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管濑口清之说:“存在坏账风险的资金有二成,其中真正会成为坏账的多说点也就一成。”这是因为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是汇票和贷款等,大多附带担保。

中央政府的财政也还有余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截至2012年底,中国政府的债务接近12万亿元,仅相当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2成左右,比一多半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都要健康。

不过,要想更准确地评估包括地方财政在内的中国现状,单靠这个数字就不够了,关键是如何看待通过影子银行筹集资金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

比如,在众多看法中,评级公司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的估算为,广义的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74%。或许只是偶然,不过这个数字与中央政府的债务加上影子银行的推测规模之和十分接近。目前的一般的看法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内,中国的公共债务大约相当于GDP的60~80%。

不过,中国不乏经常项目收支大幅盈余、高储蓄率支撑财政等积极因素。就算不是特别宽裕,应对眼前事态的能力还是有的。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