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4日09:59
力爭達到500Wh/kg
還有看法認為,EV要想趕上當前的汽油車,使行駛距離達到500公裡以上,才能真正進入EV時代,此時電池單元的能量密度要提高到500Wh/kg以上。這就需要採用新的電池構造。比方說爭取使用金屬鋰(Li)和硫(S)等大容量電極材料,但傳統的電解液存在的課題眾多,因此,使用固體電解質的全固體電池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在基礎研究中,與隻有1個電子活動的1價鋰離子相比,使用擁有2個電子的鎂(Mg)、鋁(Al)、鈣(Ca)的多價陽離子電池更加活躍。除此之外,這些金屬材料的儲量豐富。不同於鋰電池,可以使用鐵類正極材料的鈉離子充電電池的研發也熱氣騰騰。
燃料電池:不脫鉑就無法普及,著眼於穩定性好的氧化物催化劑
“填充3分鐘的氫氣可以行駛500公裡以上。實現了與汽油車相同的易用性”——在豐田負責開發FCV的田中義和(該公司產品策劃本部ZF主查)自豪地說。在他的面前,是該公司在“第43屆東京車展2013”上全球首發的概念車“TOYOTA FCV CONCEPT”。
但這款車與汽油車相比,存在著一個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價格。大部分觀點都認為,豐田2015年推出的車輛售價屆時將“超過500萬日元”。
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燃料電池組使用的鉑催化劑。到2015年,1輛FCV估計將使用50∼100g鉑。到FCV正式進入普及期的“2025年前后”(本田高管),汽車企業必須大幅減少鉑的使用量。
不只是成本,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也需要減少鉑的使用量。因為鉑的儲量9成在南非(圖3),而南非礦石的鉑含量正在逐年遞減。
圖3:鉑儲量集中在南非 調查數據顯示,鉑的年供應量約7成來自南非。全球儲量的9成位於南非。(圖:《日經電子》根據Johnson Matthey的資料制作) |
在降低燃料電池組鉑使用量的研究中,與其他金屬制成合金提高鉑催化劑的活性、使用鉑包覆貴金屬和賤金屬的“核殼催化劑”的開發進展顯著。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脫鉑’一條路可走”(橫濱國立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院綠氫研究中心主任太田健一郎)。
FCV配備的PEFC(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要在低於100℃的低溫下工作,反應速度很慢。因此,必須使用鉑催化劑,促進空氣電極的氧化還原反應(ORR: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過去的研究一直把思路放在尋找ORR活性大的材料上面。
但太田的研究小組轉換方針,開始尋找化學穩定性高的材料。經過不懈地探索,他們發現,第四和第五周期的過渡金屬氧化物穩定性高(圖4)。氮氧化鉭(TaON)和氮氧化鋯(ZrON)在酸性電解液中的溶解度不到鉑的10分之1,而且,在長時間浸泡后,ORR活性也沒有改變。
圖4:放眼穩定性尋找材料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太田等人把目光投向了穩定性超過鉑的材料(a)。候選材料的儲量均大於鉑(b)。制作的氧化物類催化劑的電流密度在4年間提高到了原來的1000倍(c)。(圖:《日經電子》根據橫濱國立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院綠氫研究中心的資料制作) |
最新成果顯示,鋯氧化物類催化劑(Zr-CNO(Pc))具有高ORR活性(圖4(c))。這種催化劑以ZrOPc為起始原料,使用多層碳納米管(MWCNT),同時滿足了導電體和載體的作用。
目前的電流密度“約為鉑的1/10∼1/50左右”(太田)。但是,“目前有不少方法可以提高鋯和鉭等氧化物類催化劑的ORR活性”(太田)。該研究小組將力爭從2017年開始提供樣品,在2025年前后將其應用於F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