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中國不動聲色制裁日本,勝算幾何?

2014年01月24日08:17    

【相關新聞】

稻盛和夫、柳井正新春對談: 企業經營要加深與中國的紐帶關系

中日韓啟動合作,擬制定東亞PM2.5對策

普利司通:做名副其實的世界頂級企業

【“土豪金”時代】(一)日產汽車:敢於“冒險”的金色

日本“電子立國”策略何以在2012年遭受重創?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后,中國並沒有出現游行、抵制日貨等過激行動。但與歐美等企業相比,日資企業的存在感仍然每況愈下。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打破中日“經涼”狀況日益加劇的局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兩周后,記者於1月中旬到北京採訪。豐田汽車的合資企業一汽豐田的銷售店內,一位女店員這樣說道:“與上個月相比沒有任何變化。(2012年秋天)因為“釣魚島”(日本“尖閣諸島”)問題,我們曾經臨時歇業,但這次沒有做什麼特殊的准備。”

在介紹完汽車后,她又漏出了這樣一句話:“中日關系不好也不是今天才開始的,說實話,都習慣了。跟日常生活沒什麼關系。”

在華銷售業務表面上風平浪靜的並不隻有豐田,日資便利店和商場的客流也沒有出現變化。富士通1月10日在上海舉辦了“富士通論壇2014”。擔任中國總代表的富士通執行常務董事森隆士說:“包括政府人士在內,共有1000多位來賓出席開幕式,這讓我們長舒了一口氣。”

“不變”中隱藏風險

2012年秋,日本宣布“釣魚島”(日本“尖閣諸島”)國有化后,中國出現了激烈的反日游行與抵制日貨的行動。而對於這次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雖然中國政府發表了批評言論,但沒有像過去那樣出現“游行”等現象。這是否意味著風波已經過去?

其實,在“沒有變化”的表象之下,隱藏著真正的風險。

這一點從汽車銷售數量上顯而易見。2013年,中國的汽車銷量為2200萬輛,佔到世界的4分之1,為世界最大規模。與歐美等競爭對手相比,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滯后感增加。

2013年,豐田在中國的銷量為91萬輛,比2012年增加了9%。雖然豐田實現了增長,但同時期德國大眾(VW)的銷量為320萬輛,數量要比豐田大得多,而且,與2012年相比,大眾的增幅達到了14%,也遠高於豐田。同期美國通用汽車(GM)的銷量為316萬輛,增幅為11%,也達到了兩位數。在2013年外資車企的中國銷量排行榜中,豐田被美國福特汽車超越,跌到了第6位。日產汽車的增幅雖然達到了17%,但銷量僅為大眾的3分之1稍多而已。

與鼎盛之時的20%相比,日本車在中國市場所佔份額也在下降。2013年的乘用車份額剛剛超過16%,與日系汽車因釣魚島國有化問題而遭受沉重打擊的2012年相同。在競爭對手快速增長,“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日系車喪失了銷售的增長勢頭。

《日經商務周刊》2013年8月曾經對中國消費者實施了日本產品購買意識調查。“不買日本產品”的人在日本剛剛宣布釣魚島國有化之后有6成,而在8月減少到了3成,但由於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這一數字有可能再次增加。日系車銷售遲遲不回暖,估計是因為根本不考慮購買日系車的消費者群體已經形成。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日本企業的份額估計會被歐美企業拉開越來越大的距離。

那麼,日系車能否有一天轉守為攻?答案並不肯定。因為日本企業在瞄准數年后的投資方面都採取了消極姿態。

在重慶市從事日企招商等業務的重慶吉濤實業總經理吉川孝子說:“現在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就在招商即將成功之時,日本企業卻又按照總部的指示轉而選擇越南。”中西汽車產業研究公司代表中西孝樹認為:“日本企業現在隻能遮遮掩掩地跟在大眾等競爭對手的后面。隻要存在政治風險,日本企業恐怕不會重啟對於中國的戰略投資。”

2013年1月∼11月,日本對中國的實際投資為8201億日元,比2012年減少了16%。雖然投資額本身並不算少,但投資的慎重態度在今后有可能持續下去。

甚至考慮縮小和撤退

考慮縮小業務規模和撤退的日資企業也在增加。“我們想以向內陸轉移業務為名,在上海解聘1000人”、“為了避免勞動合同糾紛,極低的價錢也沒關系,希望把工廠轉讓給香港企業”。從事撤退顧問等業務的阿邦杜投資管理咨詢公司的稅務師日上正之經常會接到這樣的咨詢。

由此可見,在中國政府冷靜姿態的背后隱藏的玄機漸漸顯現了出來——即使不採取游行等會引發世界批評的強硬措施,隻要日企在中國的地位自然而然地下滑,就能獲得“靜悄悄制裁日本”的效果。

中國經濟正力爭實現由快速增長向穩定增長的軟著陸,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依賴於日本的投資。現在沒有必要強打“反日牌”。現在的冷靜,也許正是為了有朝一日向日本表明更強硬的政治主張。

由於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系至少目前修復無望”已經成了大家的看法。長此以往,在中日之間的“經涼”將會長期化。如果政治不變,危機就會靜悄悄地向深層推進,日企或許由此將蒙受無法衡量的機會損失。(作者:張 勇祥,山根 小雪,上海支局 ?田 亮太郎,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