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观点】对汽车电子的研发支持政策应保持连贯

2013年08月30日09:23    

【相关新闻】

欧洲悄然出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热潮

自动制动误操作造成追尾,凸显驾驶员与系统协调尚存课题

机器人会夺走人类的的工作机会吗?

汽车保费制度修改使自动制动器在日本迎来普及良机

日本二手车销售在非洲出现爆发性增长

 

8月22日,在成都举行的2013中国汽车电子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应用峰会上,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和技术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分析了汽车电子的技术开发及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

研发热点

奇瑞中央研究院、前瞻技术科学院院长陈效华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研发热点。

1.主动安全。制动、转向等系统趋向线控;从单项安全转向技术集成;从危险警告转向危险避免,如视觉传感器图像处理;安全技术与车联网的融合。

2.驾乘舒适性。包括全自动泊车、全路况巡航、预测性主动悬架、LED智能前方照明、3D抬头显示、智能空调、远程控制、智能钥匙与记忆调节系统等技术。

3.信息化。3D导航、智能语音导航、经济路径、人体特征识别、驾驶行为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V2X车路协同技术。

4.节能环保。电磁式电子气门、电动涡轮增压、CEGR、可变压缩比、HCCI、48V化、P2混合动力、经济驾驶指示等。

舒适性技术

目前,比亚迪已开发出语音控制、抬头显示、全景影像、智能泊车、疲劳预警系统和夜视系统,并在整车上前装上市。比亚迪汽车电子总监称,道路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在预研阶段,已装在公司内部两位高管的车上,经过1、2年的体验测试后,将会实际批量安装。

对于人车交互功能,比亚迪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车,显示车辆状态,如位置、车门、胎压、里程、油耗等信息,并能实现整车诊断。例如,当汽车快没油时,语音会自动提醒,并导航到加油站。

哈曼也开发出了基于云技术的在线网络平台Aha,此外,ionRoad技术可把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和主机应用程序,通过无线技术实现无缝整合,提供安全便捷的的驾驶体验。例如限速自动报警。

奇瑞的陈效华指出,2020年之前,舒适性技术的发展路线可以归结为两点:一、从驾驶辅助向自动驾驶,再到无人驾驶。由于无人驾驶涉及到的技术领域非常多,研发成本很高,国家的支持相对较少,因此,中国整车厂关注的比较少。但国外主流整车厂都已把无人驾驶作为重点研发领域。二、驾乘舒适型技术,即生物特征的辨识跟舒适度相结合,中国整车厂也较少关注。国外整车厂与一些大学合作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研发了至少20年。

自主品牌的现状与困难

由于研发投入不足,理论想市场转化不够,及研发方向的把控主要采取跟随策略,造成自主品牌车型在电子化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依靠供应商。

陈效华提出了几个应对策略。一、必须对前瞻技术进行合理规划,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二、注重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这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拆解,而是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及技术合作,进行适应性的开发和提升。三、与沟内高校、研究机构和零部件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国内产学研的资源,做好相应的知识产权布局。四、跨行业技术联盟。

笔者在本次论坛前一天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恰好与陈效华同乘一辆车。期间向其请教自主品牌在研发前瞻技术面临的困难时,他特别强调了一点:由于政府决策层的理念原因,经常造成相关支持政策的连贯性不强。如863计划、核高基项目等,有些项目推出1年后,政府又不再支持了,这让整车厂感到非常痛苦,无所适从。因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周期很长,政府领导、个人及政策的不连贯,会导致研发方面的断档,造成车企前期投入的巨大财力、人力出现很大损失。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