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09:20
【相關新聞】
“雖然不知道消費者接受多少,但該公司的態度無疑有別於其他公司。”
倘若篇幅允許,筆者很想在前一篇報道蘋果新款“iPhone”的文章中加上開篇的那句話。那篇報道的主題是:蘋果具有有別於他人的獨特開發姿態,這一點透過新產品可見一斑。但筆者覺得,實際產品是否真的暢銷,還要另當別論。
在新款iPhone的發布中,筆者感覺到了蘋果的“不變”。最大亮點“低價版iPhone”的價格也是如此。“iPhone 5c”在美國的定價為99美元起,與一年前發布“iPhone 5”時的“iPhone 4S”、兩年前發布iPhone 4S時的“iPhone 4”相同。而且,蘋果這次還宣布將免費提供“iPhone 4S”,與2012年的“iPhone 4”、2011年的“iPhone 3GS”扮演了同一角色(以上均為簽訂2年合同時的價格)。
對於終端的開發,蘋果依然一絲不苟。令筆者吃驚的是,后攝像頭的像素竟然還是800萬,與上一款一模一樣。因為之前曾經下意識地猜測像素至少會超過1000萬,因此筆者不免感到有點沮喪。但在聆聽其中緣由時,筆者一邊回想起無謂的像素競爭,一邊也不禁在心中默嘆:“啊,蘋果一點沒變。”
眾所周知,該公司的開發方法非常重視“用戶體驗”。也就是說,重要的是能夠拍出好的照片,而不是盲目增加像素。“iPhone 5s”的亮點功能“指紋識別”同樣如此。從多次試用為拆解購買的終端的情況來看,指紋識別功能的完成度很高,甚至令人對老款的輸入密碼感到厭煩。
但另一方面,改進后的攝像頭功能和指紋認証功能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產生多大刺激?這一點還很難說。有報道稱iPhone的前景不容樂觀。雖然蘋果宣布新款手機在上市后3天售出了900萬部,但也有看法認為,這一數字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是流通庫存。
理由便是所謂的“創新困境”。無論是什麼產品,早晚都會碰到企業無論如何提升功能、用戶都覺得變化不大的狀況。多數企業應該已經意識到,智能手機也即將進入這一境況。到那時,“蘋果式制造”或許將發揮不出太大的效果。
另一方面,倘若蘋果的姿態依然不變,該公司最大限度發揮實力時,就是創造出全新產品領域之時。現在,延續“iPod”、“iPhone”、“iPad”輝煌的新產品備受期待。從最近的流行趨勢來看,估計新產品將是“可穿戴”產品,具體來說就是“手表”。其實,蘋果現在也正在申請手表型便攜終端的專利。
就筆者個人觀點而言,手表型終端成功的關鍵隻有一個,那就是“能夠比智能手機更快地訪問信息”。多數現代人的口袋裡已經有了智能手機,對於大部分信息,隻要從口袋裡掏出終端,簡單操作幾下就能獲得。如果比這慢,那就沒有必要特意戴在手腕上。
口袋裡與手腕上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但實際上卻有可能產生巨大差異。因為人們天性追求省時省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差別。辦公桌上明明有電話,卻總是打手機——恐怕不僅是筆者自己如此。在電視普及之前,誰也沒有想到,打開近在咫尺的電視還要使用遙控器。在鐘表的世界,過去主流的懷表也把位置讓給了手表。
“比智能手機更快”這道門檻,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跨過的。雖說不是手表,但對於谷歌的頭戴式顯示器(HMD)“Google Glass”的操作感,有人曾經表示“還是掏出智能手機更快”。在10月上旬舉辦的“CEATEC JAPAN 2013”上,NTT DoCoMo著眼於未來的可穿戴終端,進行了相關演示,但看過演示后筆者的印象是,實現像智能手機那樣的簡單易用估計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已經投產的智能手表大多都是以搭配智能手機使用為前提。如果在手腕上可以看到的信息有限,最終還是必須掏出智能手機,訪問信息的速度反而會比直接使用智能手機慢。
筆者不知道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是什麼。但有一點可以明說的是,按照蘋果一貫的態度,如果不能突破這個屏障,該公司肯定不會投放產品。蘋果的手表之所以遲遲沒有露面,說不定就是因為在這裡碰了壁。話說起來,過去好像還傳出過該公司在開發電視機的傳聞。(作者:今井拓司,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