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智能手機大戰第二幕:可穿戴終端掀起“眼”“腕”“體”爭奪戰【2】

2013年12月03日08:29    

第一道障礙是遠超智能手機的便利性

位於美國硅谷的風險企業Telepathy的首席執行官井口尊仁說:“現在,在智能手機上發Facebook需要13步操作,而我們希望減少到1步。”該公司憑借旨在對抗Google Glass的眼鏡型終端“Telepathy One”而被廣泛關注。 

井口原本是為智能手機開發AR(增強現實)應用的軟件技術人員。“從2014年開始,才是可穿戴終端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以最好的狀態推出第一款產品。”懷著這樣的信念,井口將發揮自己的經驗,全力發展最大限度解放雙手的用戶接口(UI)。 

收發短信23次、通話22次、訪問社交媒體9次、瀏覽新聞6次——美國的一份調查顯示,智能手機用戶每天平均接觸手機150次。反言之,每次接觸,用戶都要完成解鎖屏幕、起動應用、在觸摸鍵盤上輸入等一連串操作。 

Telepathy One擁有纖長的外形,而且把省去繁瑣的操作作為開發的首要任務。其構想是利用配備的攝像頭,以及始終聯網特點,使用戶輕鬆抓拍當前看到的景象,並且還打算加入一鍵上傳到Twitter等功能。 

過去人們把在電車上玩手機的人叫作“拇指族”,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拇指在屏幕上滑來滑去的景象依然沒有改變。毫無疑問,識別語音、視線、手勢,甚至是腦波的高性能UI掌握著可穿戴終端成敗的關鍵。 

第二道障礙是“省電”

“您知道我們的軟件能夠在Google Glass上運行多久嗎?答案是15分鐘。只是15分鐘,耳朵就會覺得燙,電量也會耗盡。” 

Metaio面向Google Glass開發出了汽車維修軟件。雖然展示了可穿戴終端可能性,但也存在電力性能等課題。

德國大型AR企業Metaio的共同創始人、首席技術官Peter Meier這樣說道。 

該公司在2013年10月發布了第一款面向Google Glass的AR軟件。利用這款軟件,用戶透過鏡片望向汽車發動機罩內部的時候,眼前會出現指示更換機油的步驟、故障位置等信息的影像,就算是不擅長機械的人,也能輕鬆完成維修。 

這雖然是展示可穿戴終端可能性的先進事例,但也受到了功耗的限制。可穿戴終端不僅要比智能手機更小更輕,還要比智能手機更“耐久”。這就必須要有可延長電池續航時間的技術,但解決的方法並不只是改進部件,還必須要有能按照終端的用途去除多余功能的軟件。 

鬆下與任天堂合資成立的風險企業PUX也是欲以這樣的戰略涉足市場的企業之一。PUX正在利用便攜式游戲機“任天堂3DS”等孕育的技術,開發不經過OS,直接處理手指及語音等輸入信號的技術。PUX社長深江秀和說:“對於可穿戴終端來說,谷歌的Android性能過剩。我們將精簡安裝在設備內的軟件的功能,促進終端的小型化和省電化。” 

最后一道障礙是“資金”

涉足可穿戴終端的新興企業被視為擔負智能手機之后的新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但硬件企業現在的資金環境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可穿戴終端起步之初,最受關注的是美國Pebble Technology公司。該公司開發的使用電子紙作為表盤的手表型終端“Pebble”不僅外觀時尚,與智能手機聯動的顯示來電和新郵件的功能也備受歡迎,全球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19萬隻以上。 

但就是產品如此暢銷的Pebble Technology,當初也曾經因為無法順利得到風險投資而頭疼。硅谷的一位投資者解釋說:“與開發軟件和應用不同,需要龐大資金投入到量產中的硬件企業最近不受青睞。” 

一籌莫展之下,Pebble Technology找到了從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眾籌”企業——美國Kickstarter公司。按照捐助的金額,出資者會得到相應的折扣或特別款式作為答謝。從2012年開始,該公司向約6.9萬人募集到了1000萬美元的資金。Pebble Technology的首席執行官埃裡克·米基科夫斯基(Eric Migicovsky)甚至說,“如果沒有Kickstarter,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如上所述,可穿戴終端的普及還面臨著諸多課題,也有觀點認為可穿戴終端不過是曇花一現。 

但從長期來看,人類通過讓計算機貼近身體、拓展功能,在不斷嘗試著更自然、更豐富多彩的溝通方式。雖然具體的形態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在這些溝通方式之中,必將包含著智能手機的未來。(作者:原隆、馬場燃、佐伯真也、白石武志、西雄大、田中深一郎,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