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5日08:38
【相關新聞】
全球都掀起了利用氫能源的浪潮。日經BP清潔技術研究所10月24日發行的報告《世界氫基礎設施項目總覽》顯示,全球氫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到2050年將達到約160萬億日元(圖1)。
圖1:氫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2050年將擴大到160萬億日元 (出處:《世界氫基礎設施項目總覽》,日經BP清潔技術研究所) |
這是從全球選了70個項目,對其內容展開調查,並討論了氫的利用條件和前景后,對世界整體的市場規模進行估算得到的結果。
全面普及要到2030年以后
預計全球氫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到2015年隻有7萬億日元左右。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液化氫基地和管道等周邊基礎設施市場。固定式燃料電池以日本為中心逐漸普及,但大部分投資都分配給了即將到來的“氫社會”的周邊基礎設施。
2015年以后,氫基礎設施市場開始緩慢增長。2020年的市場規模約為10萬億日元,5年間僅增長約40%,年均增長率隻有7%。因市場規模還不夠大,所以7%屬於低增長率。
不過,2020年以后該市場會逐漸加速增長,到2025年的5年間市場規模將實現倍增,達到約20萬億日元。主要得益於固定式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車(FCV)的普及。但預計這兩種產品都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全面普及。尤其是燃料電池車,屆時不但汽車價格降低,加氫站也將不斷完善,市場每5年將擴大2倍,到2045年將形成約60萬億日元的規模。
定置式燃料電池在家庭普及
固定式燃料電池市場在2015年前后主要以商用為主,而到2025年家用市場的規模將超過商用。目前,家用產品的價格正在快速下滑,如果保持現在這個速度,2015年將出現100萬日元/kW的產品。到2020年將降到約60萬日元/kW,出現比電力公司的電力還便宜的情況。2025年低於50萬日元/kW的產品有望上市,屆時將實現廣泛普及。
此外,還有設置輸出功率約為1萬kW的大型固定式燃料電池的動向。那就是美國和韓國啟動的“燃料電池發電站”。這種發電站將作為分散電源向當地供電,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來,如果能使用通過可再生能源的電力電解水生成的“可再生氫”,就會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外,還有企業計劃在南非尚未通電的地區設置大型固定式燃料電池。通過構筑微電網,從燃料電池發電站向當地供電。如果該項目能取得成功,還會將其擴大到整個非洲市場。
德國的目標是設置1000座加氫站
FCV方面,有企業計劃從2015年開始面向普通消費者投放,不過在最初,由於價格高以及加氫站少等原因,存在諸多不便,因此不會廣泛普及。汽車車身的成本削減取決於汽車廠商的努力,而加氫站則離不開各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目標是2015年普及1萬輛FCV,建立約70座加氫站。2017年計劃增加到100座以上。德國也打算積極建設加氫站,2015年將建設50座,最終目標是達到1000座。日本計劃在2015年之前建設100座,2030年之前增加到1000座。
此外還出現了把氫用作火力發電燃料的動向。如果氫的價格能降到與其他火力發電不相上下的程度,各國都會採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氫來發電。氫的價格降到這種程度要到2030年以后,屆時將建立起能利用煤田和天然氣田制造低價氫並運輸的體制。到時候,各公司的目標是在當地通過CCS(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實現火力發電“零排放”。
歐洲積極利用氫
從各國和各地區的氫基礎設施市場來看,2015年至2050年一直是由歐洲引領市場(圖2)。
圖2:歐美引領氫基礎設施市場 (出處:《世界氫基礎設施項目總覽》,日經BP清潔技術研究所) |
歐洲的目標是2050年之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0年削減80%,為此,各城市積極展開了行動。採用可再生能源就是其中的一環,為吸收可再生能源的輸出功率變化,各地啟動了以氫的形式存儲電力的“儲氫”項目。
市場規模僅次於歐洲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組成的北美市場。日本市場氫的採用比例較高,如果燃料電池和氫發電加在一起,氫在發電中所佔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全球首位,但市場規模不如歐美大。
氫的需求將增加60倍
隨著燃料電池車和固定式燃料電池等的普及,全球的氫消費量今后將快速增加(圖3)。在2015年至2050年的35年間,按體積計算的消費量將增加約60倍。這是固定式燃料電池、燃料電池車和氫發電的消費量總和。
圖3:固定式燃料電池、燃料電池車和氫發電的氫消費量總和。不包括目前主要的半導體等產業用途。以天然氣的方式提供,通過與固定式燃料電池等並設的改質器生成的氫也計入了氫消費量。 (出處:‘世界氫基礎設施計劃總覽’,日經BP清潔技術研究所) |
在此期間,由於氫的價格大約會降低67%,因此銷售額在這35年裡將擴大約20倍,不過這其中並沒有考慮稅金。汽油的稅率較高,價格會隨著稅率大幅變動。可以說,氫能否普及取決於政府的方針。如果到2050年,發達國家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0年削減80%,氫社會到來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作者:菊池珠夫,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