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半導體與生物技術融合形成巨大沖擊力

2013年12月16日08:54    

【新聞鏈接】

積水化學等全球首次室溫試制出薄膜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半導體設備市場2014年將強力增長23%

曲面顯示屏紛紛登場,4K和8K面板進一步小型化

IC Insights公布2013年半導體銷售額排名預測

9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刷新多項紀錄

 

筆者在最近的採訪時了解到,在檢測和分析病毒、病原菌、癌症中用到的DNA及蛋白質分析技術中,現在已開始全面採用電子技術。 

電子尤其是半導體技術與生物、化學技術的關系比筆者想象的要緊密得多,而且今后還會進一步融合。並且,融合所帶來的沖擊力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說具有破壞性。通過採訪,讓筆者更加相信兩者的融合將成為今后很多業務的收入來源。雖然目前市場尚未全面擴大,但未來幾年之內將會出現幾百億日元規模的檢查技術。 

工程師很容易理解DNA技術 

說實話,筆者對生物學曾經不以為然。說來慚愧,可能因為筆者在高中的時候沒學好孟德爾定律,由此認定生物學是一門非常復雜、需要死記硬背的科目。筆者的專業是物理學及其應用,而不知為什麼日本的生物學家中有不少人否定還原論,以及通過研究和實驗增長知識的科學觀,這也是筆者抵觸生物學的原因。 

不過,國外有幾項生物技術,尤其是與DNA相關的研究,卻跟物理學和工學研究非常相似。筆者在學生時代讀過的、由發現DNA構造的沃森(J.D.Watson)編著的《雙螺旋》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書。這既是一本非常棒的研究筆記,又能讓外行像讀最好的推理小說一樣津津有味地閱讀,可以體驗到研究的驚險和興奮。筆者完全沒有感覺到物理學、工程學與生物學的隔閡。 

為撰寫報道,筆者大致了解了一些DNA的相關研究成果。通過學習,筆者還認識到DNA及其作用其實就是將“生命的設計信息”翻譯成蛋白質合成的一種信息通信技術。DNA也有相當於通信編碼和糾錯技術的機制。DNA分析技術則跟現有的通信技術相似。比如,首先放大微弱的信號,然后進行分析。 

進步神速超過超級計算機

DNA分析技術的進步史也跟計算機和半導體技術非常相似。比如,分析技術大幅提高了速度。解讀人類DNA中的30億個鹼基對序列的“DNA測序”在1990年代之前大部分採用人海戰術。筆者有個從事DNA研究的大學同學就經常抱怨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而到了2000年代以后,分析程序的自動化和並行化迅速發展,“分析速度2年提高了大約10倍”。那麼10年就提高10萬倍。半導體技術在1年半∼2年內集成度和工作性能提高到了原來的2倍,超級計算機的速度2年提高了約4倍,10年提高了約1000倍,由此可見DNA分析技術的進步有多快。在1990年代,解讀人類DNA所有鹼基對需要幾年時間,而現在隻需1∼2天即可完成。 

“實驗室”內的微細化跟半導體一樣 

不過,直到幾年前,DNA分析技術大多還是化學方法。化學的檢查技術不斷“微細化”,過去晃動試管的工作已逐漸被整個實驗室建立在芯片上的“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技術所取代,並且還推動了DNA分析技術的巨大進步。但是,即使解讀時間縮短,所使用的光分析裝置的小型化速度卻沒有能象分析時間那樣縮短得那麼快。到現在,主要的分析裝置大多還有大衣櫃那麼大,能放到放在桌子上的儀器已算是非常小的了。 

最近,電子技術終於走進生物學領域,打破了以往的裝置常識,大幅減小了產品尺寸並提高了精度。比如,2012年英國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DNA分析裝置跟U盤差不多大,可拿在手裡。 

電子技術的參與是在化學技術的小型化之后才實現的。雖然晃動試管的工作與電子技術沒有聯系,但芯片實驗室技術可以自然地理解為該工作要依托半導體芯片。順便一提,流感病毒直徑大約為100nm,剛好跟10年前的半導體設計規則差不多。 

生活的變化超過通信技術的進步? 

隨著DNA分析技術的進步,還會出現一些讓人難以高興的事情,比如,可以了解自己未來的疾病及在孩子出生之前掌握孩子的遺傳信息。不過,DNA分析技術的進步也確實對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幫助。比如,不僅可以檢測出病毒及立即診斷出其他疾病,還能辨別藥效的不同。電子技術已開始用於檢查食品的種類、品牌及產地。不論好壞,這些DNA分析技術的進步今后將極有可能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僅日本就有幾萬億日元的市場規模,也不算夸張。我們生活的改變程度或許會超過電話機變成手機和智能手機的沖擊力。 

或許會有人反駁說,基本沒有實例証明DNA分析技術跟生活有關系。這樣說也不無道理。實際上,DNA分析技術過去可以說跟我們的生活根本沒有關系。直到最近,DNA分析大多還是以研究為主。 

但是,這或許只是因為過去在技術上和成本上條件還不成熟。幾十天完成DNA測序是幾年前才實現的﹔而幾天完成DNA測序是2∼3年前才實現的﹔而通過採用電子技術可將分析裝置拿在手裡則是1年半前才實現的。十幾年前做一次DNA測序需要幾百億日元,而現在隻需大約10萬日元,今后還會更便宜。將分析結果用於具體疾病診斷的認識也在迅速普及。DNA分析技術的進步速度非常快,是其他技術無法比擬的,因此誰都難以准確預測其沖擊力。 

另一方面,有廉價的技術出現,人們不可能不用。比如,隻需對著智能手機吹氣即可診斷出病毒感染及癌症等,當場查看酒店的高級餐廳端上來的蝦的種類及產地等,以前隻能認為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某位從事DNA分析的技術人員介紹說:“DNA檢測食品產地和品牌要比身份確認等容易得多。” 

半導體技術人員有很大的活躍余地 

化學與電子之所以加速融合,主要是因為曾經的半導體技術人員很多參與到了DNA分析技術之中。美國生物技術廠商中,有不少風險企業都在硅谷設立研究基地。日本技術人員中也有從量子計算機及攝像元件研究轉行做DNA分析的,以及到德國大學留學重新考取生物相關學位的。 

他們在轉行時,也確實會因電子與生物技術的差異而感到過困擾。在德國大學留過學的一位技術人員說:“半導體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技術用語不同,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習慣。”比如,“控制”在電子技術中用於表示控制,而在生物技術中則用來表示“做對照實驗或與對照群進行比較”。(作者:野澤哲生,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