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福島風電】(5)漁船解救遭遇台風的危機

2013年12月13日09:18    

【相關新聞】

【氫社會的未來】(2)燃料電池車開發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智能電網易受網絡攻擊,日本著手開發防御演習

【資源詛咒】(9)阿聯酋:用石油財富購買“頭腦”

長崎市香燒町:從煤礦變身清潔的“百萬瓦級太陽能園”

【氫社會的未來】(1)有望形成160萬億日元市場

 

11月11日,“福島復興浮體式海上風電場實証研究事業發電設備啟用儀式”在福島縣磐城市的小名?港舉行。一期開展驗証的2兆瓦海上風車和浮體式海上變電設備(變電站)已經建成完工,並通過電纜與陸地設施連接完畢。

原定於9月完成的一期工程為何拖延了近2個月?在建設2座7兆瓦風車,2014年投入二期驗証之前,有哪些課題需要解決?下面就請領導本次驗証研究事業的丸紅公司國內電力項目部部長福田知史對此進行介紹。

施工收尾遭遇大浪侵襲

大家好,我是丸紅的福田。這將是我在2013年內最后一次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

11月11日,隨著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與經濟產業副大臣赤羽一嘉按下按鈕,海上供電正式啟動。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設備在福島海域投入運轉,而在全球范圍內,這種設備也隻有用於實驗的區區幾座。從開始構思這一計劃隻用了1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一期工程,速度之快,可謂是創下了記錄。這令人感慨萬千。

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左)與經濟產業副大臣赤羽一嘉按下供電的按鈕。佐藤知事寄望於產業效果,表示“對世界最大規模的浮體式海上風力寄予厚望”。

然而,過程其實是一波三折。就像上次介紹的那樣,在距海岸20公裡的海面上進行施工,受風浪影響巨大,因此施工比當初設想的慢了許多。用當地漁民的話來形容就是“河流在奔跑”,在流速快、而且瞬息萬變的海流中,作業伴隨著相當大的困難。

一期工程原定在台風季來臨之前完成並舉行啟用儀式,但受到大浪的阻撓,這一希望沒有達成。

危險出現在10月中旬,當時,26號台風靠近,給伊豆大島造成了嚴重損失。尤其是變電站,正式投入使用時的吃水(水面到船底的長度)為50米,而當時由於作業尚未完成,實際吃水僅為35米。在這種狀態下最大隻能承受35米風速。

照片:福島海上風力聯盟

作業必須趕在遭遇台風之前完成,但海上波濤洶涌,作業船無法靠近。我們也曾想過用直升飛機空降施工人員,在使變電站下沉后開展作業,並為此奔走協調,但這個想法遲遲得不到批准。說實話,當時已經是一籌莫展。

“隻剩下利用漁船一個辦法”

剩下的辦法“隻有利用漁船”。船家最初雖然不情願,但我們最終還是爭取到了3艘漁船。10月12日星期六,9名施工人員從四倉港搭乘漁船登上變電站,通過一整晚的工作,在次日凌晨5點,成功完成了變電站的下沉。在風浪中滾打的漁民的本領果然了得。

沒過多久,26號台風就移動到了工程現場。哪怕稍微晚上一點,后果都不堪設想。在地面轉播台風情況的福島電視台甚至都報道了“風車安全!”的喜訊。

現在,一期工程總算已經成形,讓我們鬆了一口氣。明年開始的二期工程預定建設兩架輸出功率為7兆瓦的海上風車,建成一座風電場。如果可能,我們希望趕在台風季來臨之前結束施工。

二期工程的課題是“壓縮成本”,目的在於完成實証后實現商業化。陸地風力發電的建設成本為1千瓦25萬日元,開工率約為20%。海上風況良好,開工率有望達到40%,但成本如果不降低到50萬日元以下,恐怕很難實現商業化。

一期是以成功建設浮體式風車並成功運轉為先,建設成本高達1千瓦200萬日元。二期如果不降低到100萬日元左右,實現商業化就將前景渺茫。比方說,通過縮小拖航時的船隊規模可以削減成本。浮體的建設成本也有壓縮的余地。另外,一期是由2支作業船隊開展施工,不過也可以通過調整日程安排由1支船隊進行作業,以提高施工效率。

日本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是風力發電。在海上風力領域,擁有世界第六大專屬經濟區水域的日本必須要走在世界前列。為此,我們要努力奮斗,一定要讓二期工程也取得圓滿成功。(作者:山根小雪,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