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4日09:41
【相關新聞】
【終極環保車之戰】(下)更換電池方式或成為電動汽車勝出的殺手?
馬自達的自動剎車技術體驗活動中發生了事故。白熱化的廣告戰吹捧出“安全神話”,但作為未來自動駕駛的基礎,如何與這些新技術打交道將成為企業面臨的考驗。
被撞得歪七扭八的鐵柵欄上拉起了“禁止入內”的黃色警戒線。車頭燈的碎片散落一地。這裡就是位於上越新干線高架橋邊的事故現場。
11月10日午后,馬自達的“CX-5”沖破聚氨酯墊,撞上了前方的鐵柵欄。當時,車上人員正在體驗碰撞緩解制動(自動剎車)技術。突然,轟隆一聲巨響,震驚了鄰裡四方。
發生事故的CX-5(左)。從撞歪的柵欄可以看出沖擊力之大。 |
促銷的新武器
駕車的男性顧客與售車方?田汽車工業公司的2名員工都受傷骨折。這是自動剎車試駕體驗活動中發生的首起傷亡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可能是操作錯誤,或是對模擬汽車的物體識別不良。調查工作目前還在進行之中。?田汽車的高管隻表示:“警察正在調查,現在無可奉告。”
?田汽車工業銷售馬自達以及其他公司的汽車。當時正值該公司舉辦“秋季感恩節”,自動剎車技術體驗活動是感恩節活動的亮點。當天,還安排體驗了其他企業的汽車。
為了確保自動剎車起效,馬自達將試駕的流程和實施環境等條件通知過零售商,但通知似乎不夠徹底。連銷售人員都是一知半解,一般消費者就更不了解了。
事故發生后,馬自達決定停止自動剎車技術試駕會,並且放棄了參加東京車展“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試駕會”的機會。
其他公司也受到了影響。作為日本自動剎車技術的先驅,富士重工推出的汽車中,使用立體攝像頭的系統“EyeSight”的裝配率已經超過了8成。為了防范同類事故,該公司提高了警惕,“再次要求銷售店嚴格遵守試駕會流程和規則。並且經由銷售店,通知到了所有的經銷商”。
現如今,自動剎車已然成為了最暢銷的“商品”。某銷售店的店員也表示“顧客對於自動剎車的關注度非常高”。宣傳自己的自動剎車性能優於其他公司將直接關系到銷量。
但在光鮮的背后,或許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
須告知存在風險
自動剎車出事故的不只是馬自達。2013年5月,在東京都內的首都高速公路上,一輛豐田車突然減速,導致后車追尾。6月,三菱汽車的SUV(多功能運動車)將隧道的牆壁識別為前方車輛,啟動了自動剎車器。兩家公司已經向國土交通省提交了召回申請。自動剎車雖然已經達到了實用水平,但無疑還是一項不成熟的技術。
本應慎重使用,但企業卻沒有充分告知風險,便打起了廣告戰。2012年,某企業曾經制作了一條“自動剎車成功預防危險駕駛事故”的電視廣告,為此遭到了消費者的批評。
之后,各公司雖然在廣告上警示,在某些條件下,自動剎車可能無法避免撞車﹔這項功能只是“駕駛輔助技術”,是否發生事故最終還要看駕駛員。但警示字樣不僅字號小,而且眨眼即過。
11月8日,日本汽車公平交易協會宣布出台《關於明確標注燃效和ASV技術的看法》出台。ASV是指配備了自動剎車等技術的先進安全汽車。對於在電視廣告上顯示風險的方式,《看法》做出了詳細規定,要求“1行最多30個字”、“最少顯示2秒以上”,在報紙和雜志上刊登時,字號要在“8號以上”。
日本汽車公平交易協會要求企業在宣傳配備碰撞緩解制動的汽車時,在廣告中充分告知風險。 |
日本廣告審查機構(JARO)和汽車公平交易協都曾接到消費者投訴,表示“實際存在無法避免沖撞的情況,但廣告宣傳卻給人以任何情況下都能自動避讓的印象”。
除此之外,對於消費者,還應告知每家企業自動剎車的原理和使用方式不盡相同。
例如,馬自達採用的是向前方車輛照射紅外激光,檢測反射的方式。在時速低於30km時不啟動,自動剎車僅適用於汽車,但是,對於反射范圍狹窄的摩托車和行人,“有時也會做出反應”。
而其他公司的自動剎車有的使用立體攝像頭,有的使用毫米波雷達,還有的是幾種方式兼用。根據天氣和時段的不同,這些方式各有長短,檢測的范圍也各不相同,包括了人、自行車、汽車和牆壁等。
自動剎車是未來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之一。但“自動”操作與駕駛員“負責”之間卻存在本質性矛盾。如果不能與消費者坦誠交流,逐一解決矛盾,自動剎車最大的價值——“真正的安全性”就無法實現。(作者:廣岡延隆、佐藤浩實,日經技術在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