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新加坡副總理:中日兩國結構改革成敗與否對亞洲至關重要

2013年10月11日08:14    

【相關新聞】

【中國“失速”的真相】(二)虧損也要過剩生產

學習TRIZ,浦項制鐵與三星“各有其道”

【中國“失速”的真相】(一)煤炭“盛宴”曲終人散

增資1700億,夏普依舊難改危機體制

【追憶豐田英二】(四)“制造”的真髓

 

來自全球的300位企業家相聚新加坡峰會。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就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尚達曼強調:“中日兩國的結構改革能否成功,對亞洲至關重要。”

記者:第二屆新加坡峰會已於9月20日開幕。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是什麼?

尚達曼:在瞬息萬變的世界格局中,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亞洲正逐漸成為變化的中心。與10年前相比,在商務的各個領域,亞洲的重要性都有所增加。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日本如果不實施結構改革,超常規寬鬆也是白費勁。”

展望世界經濟未來10年的發展,亞洲不僅擁有潛在的發展能力,從購買力來看,也是很重要的市場。對於跨國企業在亞洲強化地位的舉動,外界正在加強關注,認識到了理解亞洲的思想潮流、社會氛圍及存在課題的重要性。

我們之所以舉辦新加坡峰會,邀請全球300位企業家和經濟學者參加,正是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新加坡可以不偏不倚,提供自由討論的平台。

記者: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亞洲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答: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生產力都停滯在其實力之下。這是因為發展速度慢,需求變少的緣故。而恰恰相反,亞洲的需求正在擴大,從這一點來說,亞洲能夠為世界經濟提供有益的需求。也就是能夠帶動發達國家的經濟走出低谷。

為了滿足亞洲的需求,發達國家應當推行勞動市場的結構改革,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競爭力。

歐洲很多國家的生產效率增長率幾近於零。隻有德國在過去10年通過調整工資,提高生產效率,飛躍性地獲得了競爭優勢,能夠與亞洲分庭抗禮。美國的勞動市場雖然具有流動性,但實際生產效率的增長極低。

亞洲經濟基本上立足於公平的市場競爭和市場原理。因此,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和企業也就擁有巨大的商機。

競爭力已經不再單純指低成本。而是取決於能否憑借與“可提供的價值”相稱的有利成本來決一勝負。

記者:李顯龍總理在峰會的主題演講中對“安倍經濟學”給予了頗高的評價。

不進行結構改革,貨幣寬鬆完全徒勞

答:展望世界,現在,迫切需要結構改革的國家有兩個。這就是日本和中國。

歐洲也苦於結構改革,美國則在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及政治等多方面都陷入了短期思維的狀態。

作為亞洲的代表,中國與日本已經知道自己要改革什麼。但兩國在推動改革上都面臨著政治困難。

改革或許會使一部分人在短期內失去很多東西,但長期來看,所有人都將受益。也就是說,政府需要有足夠的政治實力,使國民接受這一點。

日本的安倍晉三首相憑借大膽的願景,吹響了進軍的強勁號角,准備實施大膽的改革。我們迫切希望日本與中國快速實現結構改革。這是亞洲各國最關心的大事。亞洲不是依賴於某一個一枝獨秀的大國,隻有各自強大起來,才能形成亞洲的優勢。

記者:您如何評價日銀的超常規寬鬆政策?

答:日本最重要的改革,是針對成長戰略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第一支箭“金融緩和”的作用,只是確保能夠有余力使成長戰略獲得成功。

第一支箭讓日本國民的氛圍變得輕鬆明快起來。但是,如果第三支箭“結構改革”不能迅速實施,刻意實施的超常規寬鬆也將完全徒勞,甚至有可能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