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3日09:21
那么标准化应该以什么为对象?
下面依然是虚构的故事。
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团队又向另一位国际标准化战略专家J先生咨询。J先生表示,之前的作战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J先生说:“推动ISO TC 186制定日式菜刀标准不能说是无谓的工作。但这样只是给海外的竞争对手做嫁衣。关键在于构建高级生鱼片刀畅销的市场环境。日本企业应当为此制定标准。”J先生的意见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新设在现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没有的“日本料理”技术委员会,由日本担任主席/秘书,在该委员会中制定题为“生鱼片及寿司提供服务”的国际标准。
对此,A公司等日本菜刀企业起初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在J先生的指导下制定了标准后,这些企业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比方说,服务标准的规定如下。
“生鱼片和寿司必须将鱼切成片提供。切片的边角,必须有○○毫米以下的锐利切口。在在向顾客提供后的10分钟之内,截面在常温下流出汁液量必须控制在1分钟△△毫升以下。”
如果不能按照这一规定进行加工,餐厅提供的日本料理就不能叫作生鱼片。也不能叫作寿司。因为其不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而这项标准中,完全没有提到菜刀的字样。
料理标准创造菜刀的市场环境
但这项标准绝不是对厨师的技术提出过分要求,给各国的厨师出难题。只要使用A公司销售的高质量生鱼片刀,就能切出不破坏鱼肉细胞的漂亮切口,尖锐边角带来的口感更加新鲜,刺激着食客的味蕾。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提供这样的料理。
当然,少数西式菜刀和中式菜刀也能做到这一点。但与廉价的普及产品相比,专业用品确实更好用。最终,因为这项服务标准的存在,世界上更多的人享受到地道的生鱼片和寿司,餐厅生意越来越好,而包括A公司在内的菜刀企业也成功扩大了利润。服务标准避开了单纯的价格竞争,其创造的市场环境让真正具有价值的菜刀技术合理地为市场所接受,并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二者有何不同?
这里再次重申,上面的故事纯属虚构。笔者之所以构思如此复杂的故事情节,是为了阐明,“企业应当制定有益于产品用户的标准,而不是单纯为产品制定标准”。也就是说要制定上游标准。用户可能是客户,可能是大众,也可能是政府,亦或是服务业。
最为重要的是制定双赢标准,既要让用户高兴,企业自己也能得到合理的评价,其视角与直接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标准截然不同。现在,服务标准可以毫不涉及产品,即便这样也能够使产品的市场环境实现合理化。而且还能回避专利问题。具体来说,从规定使用产品提供的服务的水平和程序入手应该是一条近道。
通过调查现在日本国内与标准化相关的先进举措,可以明显看出,在日本,应先从服务标准化着手这一点尚未得到充分理解。关于产品本身的标准还比比皆是。如果读者能够通过上述虚构的故事,哪怕是对笔者的主张产生一点兴趣,笔者也将不胜荣幸。当然,现实的故事更加复杂。(作者:市川芳明,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