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微軟自救絕招:放棄績效評比制度【2】

2013年12月10日09:11    

扼殺創新潛能

當Apple盡全力研發iPhone和iPad ,Google給予員工20%時間做創新,微軟內部卻開始因應此制度而出現各種奇門怪招。例如,每年5月制定年度個人目標時,不能訂得太高,否則隔一年達不到后,你就可能成為被淘汰的末位者。這種生存“潛規則”,逐漸演變成“顯規則”,員工不想轉調到表現最優秀的團隊以免成為墊底者。如果你想轉調,就得冒著部門主管把你2013年的績效打成五分(最低分),填補名額的風險。

於是,大家不想拚創新,因為創新初期總是會失敗,你就可能會成為末位被淘汰的人。甚至,根本拒絕團隊合作。

這是微軟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8月23日宣布一年后要退休的關鍵原因。因為微軟在成長最快的平板計算機和手機的市佔率,受到蘋果和Google主導的安卓(Android)陣營夾擊,僅有個位數。

人人習慣留一手自保

當消費者可用同一個蘋果iTunes賬號搞定蘋果筆記本電腦、手機和平板計算機時,微軟推出Window 8手機一年后,軟件開發者才可以用一組帳戶,同時為微軟手機和計算機開發App應用程序。 微軟有這麼多好人才,但反應速度卻比別人慢。起因是,過去強調個人主義的制度,讓大家不習慣團隊合作。大家習慣故意留一手,讓同事無法拿到足以威脅自己績效的信息。“我幫助你,等於讓自己績效降低”的觀念逐漸扎根在微軟人心中。

台灣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認為,員工分級評鑒的前提為“能力是常態分配”,但當員工能力差距越小時,公司的賺錢能力下滑,又隻有金字塔頂端者能得到最佳報酬時,人性陰暗面就會出現。

主管綁手綁腳,員工陷內斗

其實,微軟並非不知這套制度的副作用。只是,過去各產品線可以單獨作戰,隻須分別銷售窗口軟件或Xbox,強調個人績效確實奏效,也為微軟帶來每年20%到30%的營收成長。

微軟唯一沒想到的是,蘋果與Google帶來的產業沖擊比想象中大,內部各部門若不合作就難以存活。在是否要廢除這套績效制度的掙扎期中,微軟一方面試圖想維持公平的評估制度,一方面又促成團隊合作,但另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又緊接在后。

微軟引入360度評量和平衡計分卡,可以讓員工在跨部門合作時,被評等得更為公平,且可以讓公司的獎酬制度跟著想要的轉型方向走。但結果卻是,主管得填更多公文,注意更多指針。據微軟內部員工表示,每個部門至少有20項指針,哪一個出現紅燈,總部會一路亮燈到台灣。微軟主管被更繁雜的績效制度纏身,而員工們的創新能量都拿來內斗,能量逐漸被消磨殆盡。

當我們去信訪問時,微軟總部給我們的官方回答是:“這改變會讓我們速度、創新和團隊合作加快,帶給客戶最好的產品”。據了解,微軟總部也還未向員工公布未來績效評量細節,隻保証優秀員工的獎酬和紅利絕對不會少。其實,現在通用電氣和Adobe都放棄了員工分級評鑒制度。

但近期,雅虎(Yahoo)CEO梅爾(Marissa Mayer)和AIG公司,卻宣布要引入員工分級評鑒。

李瑞華提出判斷的依據,如果你的企業偏向強調競爭多於合作,員工分級評鑒還是有用的。但是微軟現在放棄此制度,要如何讓公司不會淪為大鍋飯制度,讓最好的員工感到公平,則是其下一階段的挑戰。

從一個制度選擇的背后,我們看到微軟人才價值觀的大轉彎。一個人要改變10多年的思考習慣很難,更何況是10萬人一起改。但要存活,所有人就該放棄有完美管理制度的想法,隻能隨機應變!(作者:曾如瑩,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推薦新聞區

商務部明起對三國進口漿粕征收最高達50.9%的臨時稅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