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走进日本的中国企业与走进中国企业的日本技术人员【2】

2013年06月06日08:26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菅原2012年6月进入华为后,从事的是为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开发无线协议的技术。他经手开发的智能手机和Wi-Fi路由器已于2013年3~4月上市。在开发过程中,菅原亲身感受到了华为惊人的开发速度。在无线通信领域,速度的关键在于自主开发芯片组。

如果不自主开发芯片组,而是向外部企业采购,那么,当顾客、也就是通信运营商发现故障时,该公司的反应速度就会偏慢。因为在摸索解决措施时,“通信运营商→机电企业→部件企业”及其反向的沟通需要重复多次。而华为是委托伙伴企业中国海思为自己制造便携终端生产芯片组。因此,当接到顾客投诉的时候,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菅原说:“因为是与海思的技术人员一起去顾客那里了解故障情况,所以可以当场协商解决对策。而且,海思的中国技术人员动作很快,有时在商谈的第二天就能拿来改良过的芯片组。”

对于菅原来说,能够快速满足顾客的需求让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与海外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需要具备用英语表达的沟通技能。对于长期任职于日本企业的大多数技术人员来说,英语技能绝非易事。但菅原表示,这也成为了提高积极性,“促进自身成长”的因素之一。

不在部门之间的扯皮上浪费时间

如果是在日本大企业上班,或许就不需要具备那么好的英语沟通技能。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特有的非建设性工作也就无可避免。在日本大企业,技术人员经常抱怨 “把时间都花在了内部协调上面”。带着对制造的一腔热情进入公司,实际的工作却是与其他部门扯皮。其典型便是“如何划分责任领域”。长此以往,员工很难真实感受到自我实现和成长。但在华为等外资企业的日本法人,部门之间的隔阂相对较小,部门之间的协调无需太多时间。

图C:日本大企业与外资企业日本法人的差别

日本大企业组织庞大,经常与其他部门就“哪个部门负责什么”相互扯皮。而外资企业的日本法人部门之间的障碍相对较小,协调花费的时间少。相应的,在日本市场上征求顾客需求,传达给海外总部和世界各地研究所的研究员成为了日本法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图为华为技术的示例。

而且,华为在日本雇用的转职技术人员担负着把日本顾客的需求传达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技术团队的职责。如果在日本出现问题,全世界的技术团队都可以集思广益。菅原表示:“与世界各国的技术人员对话很累,但却是非常好的良性刺激。”

菅原接着说道:“日本技术人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非常高的评价。希望日本大企业的技术人员也能够知道到这一点。”(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