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09:16
【相關新聞】
PM2.5是指漂浮於大氣中、直徑為2.5微米(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以下的細顆粒物。是Particulate Matter 2.5的簡稱。
實際上,大氣中漂浮著各種各樣的細微顆粒物。因體積較小,隨著風和空氣循環,會一直漂浮於空中,不易落下。
那麼,這些細顆粒物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它有很多種類。比如,人們熟知的花粉、塵土、火山灰、霉孢子等天然細顆粒物。另外,還包括人類制造的細顆粒物,比如燃燒煤炭時產生的煤煙、汽車行駛時四處飛揚的輪胎及柏油路的粉塵,以及燃燒等時排放的有機污染物質在大氣中發生化學反應后生成的細顆粒物等。
較大的顆粒隨著呼吸進入肺部后還會排放出來。但直徑極小的細顆粒直接附著在肺部的比例很高,很可能引起呼吸器官疾病、肺功能衰退,以及肺氣腫和過敏反應等健康問題。而“PM2.5”被視為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
福爾摩斯所生活的霧都倫敦實際上也是PM2.5在作怪嗎?
危害健康的懸浮顆粒物根據顆粒的直徑進行區分。直徑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關於PM10,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1950年代以后,被指出具有危險性,全球在1970年代對其制定了環境標准。日本將直徑在6.5∼7微米以下的顆粒稱為懸浮顆粒物(SPM),於1972年制定了首項環境標准。
而美國從1990年代后半期就開始關注柴油車等尾氣中所含的、顆粒直徑更小的PM2.5的危險性,並積極制定環境標准。日本採取PM2.5對策相對較晚,直到2009年才制定了環境標准,規定“年平均值要在1立方米15微克以下,日平均值要在1立方米35微克以下”。日本國內的浮游顆粒物濃度隨著汽車這一主要排放源的增加而日益惡化,但2003年以后,隨著排放標准的出台,柴油車開始限行后,逐漸有所改善。目前日本在全國設置了500多處測量裝置,用於實時測量大氣中的細顆粒物濃度。
盡管如此,最近,PM2.5又突然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其原因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因驟增的汽車尾氣和供暖燒煤等而產生的PM2.5隨風飄到了日本。中國各城市的PM2.5污染十分嚴重,北京2012年冬季達到了平均每小時超過1立方米600微克的最高記錄。
今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哈爾濱在10月20日開始供暖當天,PM2.5排放量平均每小時超過了1立方米500微克。北京和上海也連續多天達到了平均每小時1立方米300微克的記錄。出現霧靄天氣,能見度也很低。
順便一提,19世紀的倫敦也同樣深受大氣污染的困擾。夏洛克•福爾摩斯所生活的“霧都倫敦”,其霧靄就是主要由煤炭供暖產生的大氣污染。首先,這其中一定含有大量的PM2.5。
吸煙室的PM2.5濃度超過北京!
懸浮顆粒物直徑越小,越不容易落下,會長期漂浮於大氣中。中國產生的持續懸浮在大氣中的PM2.5會隨著經常出現的偏西風飄到日本。
日本環境省在今年2月制定了發布PM2.5警報的臨時方針。日本環境標准規定的日平均值在1立方米35微克以下,不過環境省提示,濃度在1立方米35∼70微克以下時,“過敏性體質者健康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注意身體變化”,超過1立方米70微克時,“要盡量減少不必要或不急需的外出及室外長時間激烈運動”。PM2.5給人體造成的影響會因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況而異,因此採用了這樣的表述方式。
11月4日,千葉縣市原市的PM2.5濃度平均每小時超過了1立方米70微克,千葉縣提醒市民注意防范等,一時受到極大關注。不過這可能並不是從中國飄來的,而是空氣中的PM2.5因風況而偶爾集中到一處所導致的。
在中國,PM2.5的健康危害受到廣泛關注,從喉嚨、眼睛痛到癌症發病,各種健康危害報告相繼出現,但在日本,截至目前PM2.5還沒有達到嚴重危害健康的程度。
不過,煙民最好注意自己的吸煙行為。這是因為,煙草產生的煙霧中含有PM2.5。車站等地設置的吸煙室、沒有禁煙區的餐廳以及被煙草煙霧籠罩的房間,其空氣中的PM2.5濃度一定會超過北京1立方米600微克的最高濃度。(作者:鬆浦晉也,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